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阿里云、京东云相继大降价,云计算价格战开打了?

时间:03-14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87

阿里云、京东云相继大降价,云计算价格战开打了?

在当前云计算市场上,各家大厂的云计算无疑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也是不少企业都在使用的,就在最近不少大厂云计算都纷纷宣布降价,似乎一场云计算价格战正在到来,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这件事?云计算市场的内卷要开始了吗?一、阿里云、京东云相继大降价?据北京商报的报道,不到一年,阿里云再次从价格开刀。阿里云宣布对100余款核心产品平均降价20%。北京商报记者查询发现,此次降价涉及云服务器、大数据型实例、对象存储等多种产品,其中对象存储OSS的降幅最高,多款产品五年期费用下降55%。从独立IPO到暂停分拆,阿里云折腾了一年,终于确定了以公共云为主的战略方向。不过业绩的增长压力依然明显,可对比的最新数据是,百度智能云2023年四季度营收增长超六成,阿里云同期营收增长3%。“两个最,一个首次”, 谈及此次降价,阿里云资深副总裁刘伟光在2月29日多次强调:历史上参与产品范围最大,受益群体最广,也是首次让利给客户存量订单的未履约部分。根据阿里云2024降价信息,此次降价幅度为6%—55%不等,其中云服务器ECS最高降36%、对象存储OSS最高降55%、云数据库RDS最高降40%。针对之前包年的老客户,客户在降价发布后3个月内续费,未消耗的包年时长可按新的价格重新计费。面向个人开发者和中小企业,阿里云推出99元/年、199元/年的入门级云服务器。但是,这并不是阿里云的独家行为,因为京东云跟了,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在阿里云降价的同日晚上,京东云立刻宣布行动。在上述推文中,京东云表示,全系核心产品继续参与全网比价,包含计算、存储、网络等产品,可满足客户上云、用云全链条服务需求。比价对象针对特定云服务商,活动即日起生效。在京东云官网的最新活动页面,可以看到醒目的“全网比价 买贵就赔”活动。活动时间即日起到2024年6月30日23:59:59,比价的“特定云厂商”包含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具体来说,京东云在活动中使出两把“杀手锏”,一是经过全网比价,对标产品最低成交价,再优惠10%;二是如果用户买贵,京东云直发代金券,有效期长达一年;新折扣次日生效。2023年5月左右,阿里云、腾讯云、移动云等头部云计算厂商纷纷发布产品降价公告,在云计算市场上掀起一轮“价格战”。二、云计算内卷价格战开打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云计算已经成为了众多企业和组织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在这个背景下,阿里云和京东云相继宣布大幅降价,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这一举措是否意味着云计算市场将开启一场激烈的价格战?首先,摩尔定律下的云计算成本持续降低。摩尔定律是电子计算机行业的一条经验法则,由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在1965年提出。它预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两年翻一番,这意味着计算能力将持续增长,而成本则相应下降。摩尔定律自提出以来,一直是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基石。虽然近年来摩尔定律的进展速度有所放缓,但其核心思想——技术的不断进步带来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升——仍然适用。云计算作为一种高度依赖硬件和软件技术的服务模式,同样受到摩尔定律的影响。随着服务器硬件性能的提升、网络带宽的扩大以及存储技术的革新,云计算的算力成本和网络成本都在不断下降。因此,云计算服务商降低价格,既是顺应摩尔定律的趋势,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随着硬件技术的不断进步,如更高效的CPU、GPU和存储设备的出现,以及网络带宽的不断提升,云计算的算力成本和网络成本都在持续下降。这种成本的降低使得云服务提供商有更多的空间进行价格调整,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服务。其次,云计算市场当前正在陷入囚徒困境。云计算市场呈现出垄断竞争的特点,几家头部企业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但同时也存在众多中小企业竞争。这种市场结构容易导致价格战的发生。而且这种价格战很容易产生经济学博弈论当中的“囚徒困境”。在垄断竞争市场中,企业往往面临着囚徒困境。当一家企业采取降价策略以获取市场份额时,其他企业如果不跟进降价,可能会面临市场份额流失的风险;但如果跟进降价,又可能损害自身的利润。在当前全球云计算市场上,呈现出明显的垄断竞争格局,几家头部企业如阿里云、腾讯云、亚马逊AWS等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某家领军企业发起降价行动,其他竞争者就将陷入典型的“囚徒困境”。若不跟随降价,则可能由于价格劣势失去客户和市场份额;然而,如果选择跟进,虽然可以暂时保持竞争力,但长期大幅降价会导致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对于国内市场而言,阿里云的大幅度降价举措无疑对其他国内云厂商形成了压力,迫使其不得不考虑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调整定价策略或提高服务质量以区别竞争。第三,沉没成本所导致的迁移门槛却也始终存在。在云计算市场中,降价策略虽然能够吸引新用户并可能促使现有用户增加消费,但这一策略的实施并非毫无门槛。其中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就是用户迁移的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已经投入且无法回收的成本。在云计算的上下文中,沉没成本可能包括数据迁移、应用程序适配、安全策略调整、人员培训以及与新平台集成的成本等。这些成本往往很高,且不容易量化。同时,除了直接的财务成本外,迁移还伴随着风险和不确定性。例如,数据迁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数据丢失或损坏的风险;应用程序在新平台上的性能可能不如预期;新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可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验证。一旦企业在某个云平台上建立了自己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由于上述提到的迁移成本和风险,他们往往会倾向于继续使用该平台,即使其他平台提供了更低的价格或更好的服务。这种用户粘性或锁定效应使得降价策略的效果大打折扣。正因为如此,云计算市场上的价格战并不意味着所有厂商都会无底线地降价。厂商需要在降价和保持利润之间寻找平衡点,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等手段来吸引客户。第四,从长期市场发展和竞争策略的角度来看,云计算行业进入价格战阶段确实是一个必然趋势。当云计算技术逐渐成熟,产品和服务差异化空间相对缩小时,各大厂商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吸引和留住客户,尤其是对于中小型企业以及初次尝试云服务的用户,往往会通过降低价格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回顾历史,海外云计算市场的领导者AWS早在2011年至2013年间就通过连续大幅度降价的方式,成功地吸引了大量客户,并逐步扩大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份额。这种主动发起的价格战战略,展示了云计算行业进入成熟阶段后,为了抢占市场高地而采取的激烈竞争手段。在国内市场,阿里云与京东云等厂商的降价行为同样预示着中国云计算行业正步入一个以价格竞争为特征的新阶段。面对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和预期的未来潜力,各大云服务商不仅要依靠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来赢得市场信任,还必须灵活运用价格策略,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实现市场份额的进一步巩固与扩张。因此,阿里云、京东云等云服务商掀起的价格战,既是技术进步与成本降低所带来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竞争加剧与战略博弈的结果。这场价格战不仅考验着各家企业如何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吸引和留住客户,也预示着中国云计算行业进入了更加注重性价比、用户体验和生态构建的新一轮发展阶段。只是价格战之后到底该怎么办?其实也在考验着各家云计算巨头们。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